时至今日,该矿还在继续吃山毁林大肆采矿,当地村民反映,他们的山被采矿者吃没了,树林被采矿者毁没了,更不用说山上的其它植被了。板山坪镇境内越来越多的绿水青山都变成了南召鑫琦方解石有限公司的金山银山。这种连刑事处罚了还改不了的采矿行为,还能继续在当地存在,到底是企业主不了解法律法规?还是企业主有伞不怕罚?是的,依据法律,处罚企业六十万元人民币,处罚个人各10万元人民币,并判处缓刑,这对企业和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就是小事一桩,不疼不痒。因为对企业主来说,只要是能拿钱来解的事就不是事。总之罚的没挣的多,事情摆平了,再多毁些林,多毁些田,多吃些山,不什么都有了。当地老百姓形容,山秃了,树光了,鑫琦钱包撑破了一点也不为过。
媒体发声:讳疾忌医最终会误了病,同时也会提升“治病”成本。南召鑫琦方解石有限公司在发展中,如果不注重绿色矿山标准的要求,不按照一矿一策去执行,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治国理念读不懂,悟不透。对山水林田湖草是命运共同体,对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不能从根本上去理解,去执行。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生计,对这些问题能拖则拖,能缓则缓,待到检查督察时才应付遮掩,恐怕骗得了自己,骗不了群众,更骗不了当地政府领导和主管部门。环保检查督察和一矿一策等方案和方法的落实,对企业而言,不应是一场危机,而应是一个契机。契机抓好了就是机遇。把脉问诊下对症下药,立查立改,才能就能建构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让企业走的更远更好。媒体将继续关注此事!